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小学生等优惠人群由政府买单“免费”乘车,公交车线路更加完善,发车间隔时间逐渐缩短,运营时间有所延长,陆续淘汰更新破旧车辆……细心的市民发现,去年以来,梅城的公共交通发生了喜人的变化,这正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成果。公共交通是展现城市文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本着便民利民、快乐游客的原则,加大民生投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让城市公交更便民、更惠民。 政府买单 市民乘车享实惠 去年10月,优惠人群免费乘坐梅城公交车政策开始实施,这让很多群众拍手称赞。“我们经常乘坐公交车去公园、广场散步,感觉非常方便、实惠。”今年82岁的温伯说,他住在百花洲附近,家门口就有1路、3路、7路等线路,他经常和妻子乘车去泮坑旅游区、剑英公园、客家公园等地游玩,“以前坐三轮车来回得花8元至20元,而现在有免费公交车,不仅比较安全,一个月下来还能省近百元车费。”温伯说。家里有小孩的梁先生对此实惠也深有感触,他说:“让孩子乘坐公交车上学更安全、便捷,还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确实,这一政策让不少群众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了办好这件民生实事,去年,市委、市政府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新路子,坚持加大民生投入,专门安排专项资金,根据实际刷卡金额给予财政补贴,用于为梅州城区小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等群体乘坐公交车“买单”。同时,为使这项民生工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惠民利民效应,市财政还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推动公交系统升级改造,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据统计,该政策实施后,将有约15万名群众受惠,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占了近一半。 优化线路 低碳出行更便捷 除了实施优惠人群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我市还努力优化公交线路,积极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打造“绿色交通、宜居城乡”,助力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现在,各大公园、景区、酒店,都可以直接到达,不仅方便本地市民,也方便了外来游客!”市民卓阿姨说。据了解,我市对19路公交车重新规划调整,将梅城的各大酒店和休闲区串联起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优质便利的公交服务。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梅州城市公共汽车公司投入巨资,通过新开运营线路、更新换代车辆、启用公交IC卡等,推动梅州城区公共汽车面貌明显改善。目前,梅城公交车运营线路共20条,运营里程逾600公里,300辆公交车每日开出超过1300班次,服务范围覆盖梅江区、梅县新县城及部分乡镇。线路途经学校、医院、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站场等公共设施及梅城重要旅游景点景区,市民乘坐公交时不超过两次换乘就可到达公交线路覆盖的任一地点,大大缓解了梅城市民出行乘车难题。 提升服务 公交出行更舒心 在科学优化线路的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交通、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梅州城市公共汽车公司积极引进天然气、电动等新能源汽车,改善乘车环境,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公交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在硬件、软件及管理上都得到很大改善。”据梅州城市公共汽车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梅城大多数公交站台设有港湾式站台和候车亭,既方便公交车靠站,又提高乘客候车的安全度。同时,该公司共购进LNG 新能源公共汽车150辆,车辆车厢外观整洁,车内宽敞明亮,且全部安装了空调、语音报站器、GPS及视频实时监控设备等,给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此外,该公司还不定期对公交司机开展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培训,将其服务与工资福利挂钩,积极提升服务水平。 据悉,今年梅州城市公共汽车公司将继续投入新能源车辆,通过替换部分老旧公交车、加密部分线路的发车班次等,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同时,以构建“绿色交通”为目标,继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进一步完善电子站牌及视频监控,完善优惠人群免费乘坐公交车方案,适当扩大受惠人群,提升城市公交功能,引导市民绿色出行,让城市公交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助力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 (严海苑 郭进跃 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