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府函〔2016〕31号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印发丰顺县医疗卫生强基创优三年
行动计划(2016—2018)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埔寨农场,县府直属和省、市属驻丰各单位:
《丰顺县医疗卫生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丰顺县人民政府
2016年4月7日
丰顺县医疗卫生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
为贯彻落实《中共梅州市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建设卫生强市的意见》(梅市发〔2016〕2号)和《梅州市医疗卫生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梅市府函〔2016〕26号)的精神,按照《中共丰顺县委 丰顺县人民政府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建设卫生强县的意见》(丰发〔2016〕4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现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省、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和加快丰顺县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完善体系、优化格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思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化医改,强化责任,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着力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卫生强县,打造健康丰顺。
二、总体目标
从2016年开始实施本行动计划,填平补齐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上的差距,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8年,构建县、镇、村(居委)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全面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全县医疗服务能力。
1.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门诊大楼。新综合门诊大楼选址及规模:在邻近医院停车场的原国营饮料厂址上新建综合门诊大楼(包括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包括门诊楼装修、设备购置等,不含征地)。”
2.实现中医院整体搬迁。根据《丰顺县“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计划表》,2016年上半年,确定选址,用地面积约70亩。首期建设15层2万平方米综合大楼,投资总资金约2.2亿元人民币。将丰顺县中医院建设成为集中西医、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突出满足老年病诊疗康复需求,向医养结合方向发展的综合性中医医疗机构。计划设置床位600张,其中病床400张,养老护理床位200张。按每床业务用房面积70平方米计算,需要建设4.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
3.组建丰顺县第二人民医院。项目拟选址丰顺县留隍镇环城路,由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占地面积50—7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按编制床位250张建设配套。总投资约为1.2亿元人民币。包括主体土建工程6250万,设计费用、室内外装饰工程、室外市政配套工程、医疗污水处理工程等费用2250万,征地费用500万,医疗设备及医院家具费用2250万。 资金来源:县人民政府无偿提供土地(约500万元);争取中央资金9600万元;争取社会投资约2000万元。
4.汤南镇中心卫生院新建住院大楼。汤南镇中心卫生院后山山地征地30-50亩(汤南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筹建5层3000平方米的住院综合大楼、2层中医馆800平方米及周边附属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33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能配套丰顺县种玊上围项目,辐射汤南镇、丰顺县工业园及周边10多万人口。
5.埔寨镇中心卫生院新建住院大楼。埔寨镇中心卫生院属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园区卫生院之一,随着服务人口的增长,迫切需要完善卫生院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满足发展之需,在原自有用地新建住院大楼一栋,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同时完善配套设施,总投资约1200万元。2016年底完成主体基础建设。
6.潘田镇卫生院新建住院大楼。新建住院综合大楼 2000 平方米(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预防接种门诊需 300平方米,医疗辅助检查科室需 200 余平方米,住院部需 1500 平方米) ,建设资金1200万元。
7.汤坑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拟选址丰顺县汤坑镇河东路金溪村段,占地面积25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按编制床位280张(其中病床100张,养老护理床位180张)建设配套。总投资约为1.35亿元人民币。
(二)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县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1.加强县级医院软硬件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至少配置影像、检验、手术、病理、重症监护等76种设备。
2.强化县级医院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加强临床核心专科建设,提升外科手术、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推广适宜内镜微创诊疗技术,使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规范化诊疗。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打造一批名院、名科、名中医。
3.完善县级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医疗技术,建成县级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平台,使其具备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重症监护、继续教育等功能,让县域内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4.实施县级医院专科特设岗位计划。为县级医院设置若干个专科特设岗位,聘请具有副主任以上职称、丰富临床一线工作经验、能熟练诊治本专科疾病且对本专科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工作。
5.加大对口支持力度。完善县级医院对镇卫生院的支援体系,推进县、镇医联体建设。
6.改善医疗服务。通过优化诊区设施布局、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合理调配诊疗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住院服务流程、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规范诊疗行为、注重医学人文关怀、妥善化解医疗纠纷、落实政府管理责任等十大方面工作,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的工作目标。
(二)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1.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县级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补助,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
2.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在保障医保基金可承受、总体上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推进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流通、使用等方面改革降低的费用,主要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价格,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3.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水平。到2018年,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0%以上,建成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量化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等挂钩,完善医务人员内部考核和评价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例和标准由公立医院研究确定。健全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注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支援基层及作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全面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镇创建活动,到2018年底,全县卫生院都要达到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标准,40%镇卫生院达到示范镇。
1.推进县镇一体化管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通过医疗联合体、托管等形式,从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协作。创新人员管理机制,鼓励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定期到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或者兼任科室负责人,促进人员双向流动。
2.加强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到2017年,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上限,业务用房满足需求,院容院貌良好。强化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住院分娩、高危孕产妇筛查、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团队式服务。
3.加快实施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通过财政出资、社会捐赠、对口帮扶等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村卫生站,原则上1个行政村建设1个公建民营的村卫生站,服务人口少于1000人的行政村可与邻村合并设置;建设规模不低于60平方米,设有相对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和药房,促进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一体化管理,强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网底功能。
(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着力提升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突发、新发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
1.健全和完善县疾控中心工作机构和职能。
强化县级疾控机构健康风险因素监测、实验室检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加强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建设。
强化传染病防控能力。健全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体系,加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提高艾滋病、结核病和性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实现艾滋病随访及淋巴细胞(CD4)检测比例和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98%,耐多药可疑者筛查率和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覆盖率达到80%,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率达到95%。
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系,强化职业卫生机构、队伍、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2.加强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建设。
整合监督执法队伍和资源。到2018年,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切实加强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监督发〔2013〕40号)要求,成立县卫生计生局综合监督执法局,承担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成立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承担计生管理、服务、监督执法和卫生监督等工作;由村(居)计生专干兼任村(居)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做好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
配齐必要的执法基本装备。到2018年,依据《卫生部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印发〈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标准(2011版)〉的通知》(卫监督发〔2011〕88号)要求,为卫生监督机构配齐必要的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信息化建设基本装备。
3.加强精神病防治体系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县精神疾病防治体系,统筹做好精神卫生防治管理、技术指导、人员培训、信息管理、流行病学监测、精神卫生机构科学布局和规范管理等工作。
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到2018年,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6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80%以上,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以上;凡符合条件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凡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应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
4.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
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到2018年,县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达到二级水平。
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全面完成县级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建设,实现婚前孕前、孕期及新生儿三级预防出生干预,为项目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疾病的免费筛查及健康教育和随访。到2017年,实现孕产妇及新生儿人群免费筛查覆盖率达到100%。
5.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继续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
(六)提高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
1.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逐步提高支付比例。规范大病保险的承办服务,不断提升大病保险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大病保险运行的监管,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2.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社会慈善事业相衔接、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创新细化政策措施,实现医疗救助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与相关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
3.全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负担能力的患者实施应急医疗救助。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建立责任共担、多方联动的机制,明确政府各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职责,规范紧急救治标准和程序。
(七)提高基层卫生人员能力。
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费和对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政策。到2018年,全县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达到2名以上,构建一支稳定的服务基层的人才队伍。
1.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待遇。从2016年起,继续落实对镇卫生院事业费补助,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及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开展“优秀基层医生”评选活动,激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医务工作者。对山区及边远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给予特殊岗位津贴,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山区及边远农村地区工作。
3.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多途径、多层次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培养,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积极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探索开展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建立健全在岗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机制,落实对村卫生站医生和离岗接生员及赤脚医生补贴。各镇卫生院根据实际,采取聘用制的形式,与在岗符合条件的村卫生站医生签约聘用。聘用期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县卫计局负责制订对村卫生站两基服务工作考核方办法并每半年组织考核一次,经考核合格的,县财政局和县卫计局给予签约的乡医每月补贴1000元(由镇卫生院根据考核结果报县卫计局审核后每半年发放一次),县财政将“五险一金”及月补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原省财政补贴村卫生站的1万元/村的考核办法按上级有关要求及县卫生强县的有关规定,由县卫计局每年组织考核一次,经考核合格的,按规定发放。
四、时间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县政府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全面实施本行动计划。
(三)考核阶段(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每年11月至12月,对各类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年度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分工。
各级各部门政要切实加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倒逼任务,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县政府将成立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卫生强县”创建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三级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分工,制定本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和创新各项措施。卫计、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逐条逐项抓好落实。
(二)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参与。
从2016年至2018年,各级财政及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每年统筹安排1亿元,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要切实按照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项目、保障对象和保障水平的需要,统筹好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在内的各项资金安排,调整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本计划项目所需资金,并将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建设PPP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要积极组织开展项目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绩效。
(三)加强考核检查,提高工作绩效。
各级各部门落实本行动计划的情况将作为每年医改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统筹440万元对通过上级检查验收“达标镇”的乡镇给予20万元奖励,“示范镇”的乡镇给予4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