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老国营丰顺县无线电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扬声器等民用电子产品。改革开放春风吹来后,一些掌握原理的技术员纷纷“下海”,创办培英、泰昌等一批企业,丰顺“电声之都”的故事就此展开。
40多年来,电声产业已发展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电声产业2017年总产值首超100亿元,成为梅州首个县级百亿产业。不过,受区域贸易冲突、消费习惯变迁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电声企业订单波动幅度较大,面临产值动荡起伏、产业增长乏力等困境。
在此背景下,海珠对口帮扶协作丰顺工作队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在两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联合市县两级制定“丰声计划”等产业扶持政策,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及产业配套资源做好“会展+”文章,助力丰顺电声产业成功获得“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今年,丰顺电声产业产值再度实现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80.5亿元,比增约6%。
“全力以赴打造百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海珠对口帮扶协作驻丰顺工作队队长周方前表示,数字化转型继续推进,将结合海珠区数字化改革成效,推动电声企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全面转型;加快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有机整合电子电声企业入园聚集发展;积极招引成品制造龙头企业入驻,通过竞争倒逼本土配件企业转型升级,擦亮“广东电声之都”金字招牌。
“丰顺每天交付的民用喇叭配件约1000万件。大至专业音箱,小至笔记本电脑中的扬声器,很多都是‘丰顺造’。”喇叭构造可分为传动、发声、支撑组织三大类,又包括T铁、磁钢、华司、盆架、音圈、弹波、纸盆、压边、防尘帽等十余种配件。丰顺佳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盆架、铁网等配件以及提供每天约40万件的表面处理服务,每天出货量近40万件。“六成产品间接出口。”该公司董事长黄天生现任丰顺县电声行业商会会长,他谈及,近年来,企业进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会展成为企业拓展“朋友圈”的有效途径。
今年3月起,工作队协同县科工商务局组织近百家电声企业到广州、深圳、上海参加2024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第22届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第22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等专业大型展会,累计达成意向订单7000万元。参展期间,工作队还与梅州驻上海招商办紧密协作,促成子谦道具(上海)有限公司与泰昌、佳丰、玖丰等电声企业达成意向订单1.3亿元。
作为老牌本土企业,广东泰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铝盆架、电视机架和五金配件等。该公司总经理谢晖豪介绍,公司拥有大型冲压机器,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开发新模具,改进用料、做工,即可生产装饰架、展示架等,满足子谦道具等新客户的需要。
“今年组织的展会佳丰一场都没落下,行业客户会通过展会渠道找到我们,而有客源就有订单。”黄天生提到,目前,已跟子谦道具等新客户达成协议,并针对需求开发模具。今年,佳丰科技产值预计超1亿元,较上年增长约4个点。
在电声器材生产领域,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譬如,梅州丰顺县以多媒体电声五金产品为主导,广州花都区专注舞台音响、灯光设备的研发生产,江门恩平市侧重于麦克风等收声设备的智能制造,而江苏苏州等长三角城市则在声学研究等领域表现突出。
今年以来,工作队还率队前往广州市电子音响行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声学所苏州电子产业化基地展开调研。“注塑模具模流分析虚拟仿真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丰顺县鸿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昀正认为,丰顺多集中于零部件及单一产品生产,通过外出调研,不仅接触众多行业专家,获取丰富行业信息,而且为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支撑。
当前,音响产品市场需求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电影院、剧院对高品质、大型专业音响设备的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小型化、便携化、可穿戴式的耳机备受消费者青睐。而这一变革也给丰顺电声企业带来新挑战。
成立于2004年的丰顺县鸿润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T铁、U铁等电声配件。“新能源汽车一般搭载15到30个音响。”近年来,鸿润电子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成功取得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其在汽车供应链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汽车喇叭需经受风吹日晒等复杂的室内外环境考验,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提升产品精度,以满足客户要求。”许昀正介绍,目前,公司产品供应比亚迪、特斯拉等知名车企。在汽车喇叭业务增长的带动下,产值连续5年突破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队推动下,丰顺电声企业今年首次亮相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丰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工作负责人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为丰顺电声企业带来新机遇。通过会展等渠道拓展客户资源、接触前沿信息,不仅开拓传统电声企业眼界,而且促使其主动转变发展思路,往汽车音频赛道跑。
相比零配件,成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能够创造更为可观的利润与价值空间。周方前表示,工作队将协同多方力量,积极引进具辐射带动作用的成品商投产,推动丰顺本土电声企业向成品制造领域延伸;加快推进“国际声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链条营造电声产业生态雨林。
在今年3月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上,《丰顺县电子电声产业发展白皮书》暨“丰声计划”正式发布,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授予丰顺县“中国优秀电子电声元件产业集群”称号。谈及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始末,丰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工作负责人认为,“‘丰声计划’为未来3年至5年勾勒清晰蓝图,以确保政策支撑的连贯性与延续性,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丰顺县全链条营造电声产业生态雨林题中应有之义。在电声元器件生产过程中,表面处理环节主要是对电声元件表面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电镀、涂漆等工艺在元件表面镀上镍等金属或涂上防锈涂料,防止生锈的同时,还能提高元件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丰顺现有6家电镀企业、14家线路板企业,分散于县城各处。近年来,工作队协同推动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着力引导电子电声企业入园聚集、整合发展。丰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工作负责人解释,在严格管控总体排污量、遵循增产不增污原则的前提下,表面处理实现全流程规范处理,既严守环保红线,又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丰顺县电声企业亦全力推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管理、安全等各环节的数字化升级,通过链式高效转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然而,许多工厂由于历史悠久,面临设备陈旧、硬件滞后的困境,只能采取辅助添加数据收集设备的方式逐步推进。为突破困局,工作队协作推动丰顺县5家头部电声企业合资创立丰顺县盈联科技有限公司,以此辐射带动其他电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丰顺县完成电声企业数字化改造25家,其中规上电声企业22家。泰昌、锦顺和鸿润3家标杆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5G标杆项目实施阶段。
以广东锦顺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要生产单双面电路板,是电声产品的关键组件之一。“生产数字看板让生产数据实时‘说话’,清晰呈现生产进度、排产情况等关键信息。由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公司生产效率、产品交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该公司研发部经理冯颖灵介绍,全面升级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后,研发、财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无缝衔接,内部协同效率与数据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冯颖灵表示,通过构建智能制造系统,达成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生产参数智能调度、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与预警,锦顺科技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数字化绿色车间,全面提升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