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突出完善底线民生、扎实做好应急救灾、积极推进养老救助、努力创新社会管理,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去年,我县共为低保对象10807户28037人发放低保金4263万多元。与此同时,我县还为城乡低保户发放生活补贴和临时物价补贴共1000.23万元。
提升标准
把“阳光低保”办到百姓心坎上
在2012年全面清理清查低保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4月,县民政局联合纪委、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县的低保家庭按30%的比例进村入户进行抽查。通过严格细致的清理核查,实现了“科学低保、公开低保、阳光低保、诚信低保”的目标以及“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目标,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优亲厚友、骗保”等现象的发生。
日前,笔者来到留隍镇一低保户刘阿姨家中,笔者发现她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自5月份新的低保政策出台以来,低保补助由原来的160元上调到200元,现在生活好过多了。”刘阿姨说。据了解,从2013年5月份起,我县城镇低保救助标准从260元/月/人提高到300元/月/人;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从160元/月/人提高到200元/月/人。9月份起,城乡低保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为252元和119元,均超过了省要求的城镇242元、农村109元的补差水平。至目前,全县共有低保对象10807户,28037人,共发放低保金4263万元。与此同时,我县还为城乡低保户发放生活补贴和临时物价补贴共1000.23万元,有效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个“第一”
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13年,我县连续遭受强台风“苏力”、“尤特”、“天兔”以及“
为确保灾民渡过难关,我县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深入灾区救灾抢险,突出抓好三个“第一”: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八乡山镇一灾民感动地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救灾抢险,才使我们顺利度过了难关。”据统计,全县共下拨救济款104.74万元,救灾粮9.37万斤,食用油2910瓶,方便面1238件,清洁水、衣、被等应急救灾物资一大批。与此同时,我县还投入140万元补助资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确保70户全倒户元旦前全部搬进了新房居住。
养老助困
让“五保”老人尽享幸福晚年
“养老助困是县里为我们五保老人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这些老人能过上幸福的晚年!”日前,丰良镇70多岁的老人眼含泪花激动地说。2013年初,我县为敬老院、五保户、孤寡户、特困户、灾民送去慰问金16.77万元,棉被1000床、棉衣3000件、大米4万斤、食用油4000瓶,合计144.19万元。
为让五保老人尽享幸福晚年,我县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汤坑、丰良、埔寨3间敬老院的改造,全县新增养老床位80张;建成了2个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填补了我县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空白;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从集中供养395元/月/人、分散供养375元/月/人,统一提高到430元/月/人,达到了省规定的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0%的要求。
此外,我县还筹集50万元资金,购买了棉被1100床、衣服830件、大米4万斤、食用油等物资下发到各镇,解决冬春期间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问题;救助了城市生活无着人员429人(次),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
创新管理
为社会民生提供更好服务
我县惠民殡改工作不断推进,至目前,汤南、龙岗、大龙华、砂田和丰良等五个镇的生态公墓基础建设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汤坑、汤西、建桥、埔寨等四个镇的生态公墓正在动工建设,填补了我县无镇级公墓的空白。与此同时,我县大力推进殡葬服务全民普惠制度,2013年共免费火化遗体3664具,减轻群众负担360多万元。
据了解,我县百岁老人长寿补助金从200元/月/人提高到300元/月/人。此外,县民政部门还积极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换届调研摸底,完成了全县261个村集体经济的审计工作,突出“四个早”(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成效)的工作思路,为今年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顺利开展布好局、造好势、起好步、开好头,现我县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正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