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广东省中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梅州)建设,5月18日-19日,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梅州)建设主题研讨暨广东省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基地送教活动在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举行。
5月18日下午,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启南、数学教研员高惠琴,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洪鉴椎,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郑怒涛,各县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教研基地成员、梅州范围内省、市、县小学数学名教师工作室成员齐聚在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梅州)建设工作报告会议。
活动伊始,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启南作《梅州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阶段性成果汇报》。他以梅州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背景谈起,结合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实施“数学强师工程”“数学课程体系”“教科研训赋能”“数学高质课堂”“数学教育评价”和“数学拔尖人才”六个建设行动任务举措,并取得了行动阶段性工作成果。行动方案为梅州中小学数学高质量发展教育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阶段性成果汇报能及时地了解行动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是否达到了预定的阶段性目标,为后续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梅州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校:梅江区鸿都小学、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蕉岭县桂岭学校、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五华县第一小学、大埔县城东实验学校、平远县实验小学分别围绕建设工作、所取成效及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阶段性建设成果报告。
高惠琴老师在活动中进行总结。她肯定了各示范校精彩的成果分享,并希望各校以此次研讨交流会为新起点,以热情和干劲,加强各示范校的交流和合作,共享优质资源,携手推进梅州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的高度。
5月19日上午,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启南、数学教研员高惠琴,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洪鉴椎,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郑怒涛,市县教研员、基地成员、各工作室成员、丰顺县第三和第四区域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等为活动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
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校长郑怒涛致辞,他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教育同仁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虚心向各位专家、优秀教师请教,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积极参与研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洪鉴椎以《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致辞开篇,尽显丰顺教育的热忱襟怀。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启南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梅州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全体数学同仁齐心协力的付出,并指出,为了推进示范区的建设,推进学科教研基地实施的顺利开展,大家携手并进,通过同课异构、评课研讨、名师教学展示、主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来提升梅州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水平,共同书写梅州中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时代的答卷。
启动仪式后,梅江区化育小学杨志东老师和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张加玲老师分别展示了一节高质课堂。
杨志东老师带来了一节三年级生动有趣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开场,课题“从整到分——创造新的数”引人入胜。杨老师讲述果农交换玉米和苹果的故事,巧妙设置悬念,通过拍手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数量玉米能换得苹果的个数,在趣味情境中开启分数知识的探索之旅。进入新课探究环节,通过播放切苹果视频,以“平均分”为突破口,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先引导学生通过折纸、画图、运用数字符号等方式表示“一半”,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接着展示不同图形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随后鼓励学生大胆创造除二分之一以外的分数,并阐述其意义,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课堂末尾,杨老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用分数评价自己、同伴以及老师在本节课的表现,深化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课后作业布置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整堂课趣味与知识并重,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张加玲老师带来了一节五年级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课前,张老师通过拍手节奏规范和拍桌子等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顺势引出分数主题。课上,以数字“1”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认识整体“1”,从单一物体到群体组合,拓宽认知边界。教学中,借助丰富活动,让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理解分数的含义。如探究四分之三时,学生明确其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在已知部分求整体环节,学生小组协作、自主绘图,掌握分数与图形的关联。随后的图形选择和拿糖游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及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课程尾声,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布置生活中探寻分数的作业,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课后,教研基地成员、各工作室成员、丰顺参训教师对两节课进行评课研课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巧妙地将“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展现了分数概念源于实际需求的过程。两节课均彰显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特质——杨志东老师通过操作性学习培育数学创新基因,张加玲老师借助结构化设计夯实数学思维根基,共同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认知脚手架,使抽象的分数概念真正在课堂实践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提供了生动范本。
梅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高惠琴作《研读新课标,构建新课堂》专题讲座。她以2/fszx/bmxx/content/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引入点,指出新课标能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以结构化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和单元整体教学(大)的主要教学新理念,构建新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19日下午,省学科教研基地成员蔡吉瑜老师对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说课展示。蔡老师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导向,通过结构化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注重知识纵横联系:纵向衔接整数与分数,横向整合后续分数运算,同时立足学情,从“分食物”情境切入,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一半”过渡到数学符号二分之一,激发认知需求。设计四个核心活动:画图表示一半,涂色理解二分之一,折纸创造分数,读写认识名称,层层递进,促进深度理解。通过操作、辨析等活动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采用多元评价和分层练习,实现“教学评”一致,让不同学生获得成长。整节课以问题驱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
省学科教研基地成员廖子金老师围绕“感悟统计意义,发展数据意识”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日》一课展开说课。廖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针对学生画图不规范、统计意识薄弱的学情,以“班级生日季节分布”为核心问题,设计四步教学环节:通过播放爱国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站队、画正字等方式收集数据,借助拼小方块、制作统计表等方式整理数据;通过涂格子绘制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比横纵两种形式深化认知,最后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感受统计的直观性与实用性。教学中融入德育渗透与“双减”理念,通过分层练习与开放式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评价环节采用师生多元评价,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让学生在完整统计流程中发展数据思维。
省学科教研基地成员、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冯云凤作《多元驱动 赋能提质》的专题讲座。她以丰顺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现状和“课堂教学”现象作为起缘,围绕缘起促思,思而促行,行于实践三大方面展开阐述,以“抓校、抓教、抓研、抓训、抓赛、抓考”六大抓手,多元驱动,精准施策,协同推进,促使丰顺县小学数学在教学质量、教师素养、学生素养等方面取得进步,同时反思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
高惠琴老师紧扣“感谢、共研、共展、共读”八字核心作了分享。她率先向丰顺县教育局、丰顺县教师发展中心及丰顺县留隍第一中心小学致以深切谢意,高度认可各方在教研活动策划与协调中展现的专业与用心,正是这份努力,搭建起优质的交流平台。她谈到,教育同仁的深度研讨,不仅是对传统教学范式的突破,更是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创新动能。同时强调教师研读“三书”的必要性,她认为,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唯有以耐心与爱心精心浇灌,才能助力学生茁壮成长,推动梅州小学教育迈向新高度。
丰顺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建军参加了活动并进行总结讲话,首先向梅州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各兄弟校区的参会人员及留隍第一中心小学表达诚挚感激,充分肯定活动筹备过程中的周密安排与细致规划。他从“相约留隍,遇见美好”“相约万江,遇见高人”“相约小数,遇见匠心”三大方面展开总结,并肯定活动呈现的三大特点:其一,活动层次高,整合多方优质教育资源,凝聚专业教育力量;其二,规模宏大,吸引众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三,反响热烈,有效促进教学经验互通与教育思想交融。最后,他殷切寄语在场教师,鼓励大家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知识传授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绽放出教育智慧光芒。
此次送教活动为丰顺县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学习平台,夯实“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究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通讯员:郑元伍、郑凤玲